每年73万人年因它而死!肺癌“元凶”不止是吸烟,还藏在你餐桌上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399
关注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居首位的恶性肿瘤。2022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高达106.06万,因肺癌死亡的人数达到73.33万——这两个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沉重的生命与家庭。

提到肺癌的诱因,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吸烟”。但你知道吗?除了吸烟,你每天吃的东西,可能也在悄悄增加你的肺癌风险。

超加工食品让肺癌风险增加41%

超加工食品(UPF)是指在已经加工过的食品基础上再加工而成的食品,如甜饮料、薯片、速食面、火腿肠、饼干、冰淇淋等,这些食物虽然美味,但都含有大量添加剂、糖、盐和脂肪,而营养成分很低。

过往有研究发现,UPF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多种癌症有关。但它与肺癌之间的关系,一直缺乏强有力的证据。

2025年7月,国际权威呼吸病学期刊 《Thorax》 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揭示了UPF与肺癌之间的关系。

这项研究来自美国前列腺、肺、结直肠和卵巢癌筛查试验,是一项大规模、多中心、长期随访的权威研究。

研究人员对101732名成年人进行了长达12.2年的跟踪调查,使用经过验证的饮食历史问卷(DHQ)收集参与者的饮食数据,并采用NOVA食品分类系统将食物按加工程度分为四类。结果发现,超加工食物吃得越多,肺癌患病风险越高。

具体而言:

· 摄入UPF最多的人群相比摄入最少的人群,肺癌总体风险增加41%;

· 非小细胞肺癌风险增加37%,小细胞肺癌风险增加44%;

· 即使在不吸烟的人群中,这种关联仍然存在。

这意味着,不管你是不是吸烟,吃太多超加工食品,都可能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而且,有专家表示,从不吸烟的人中,超加工食品消费与肺癌风险之间的关联更强。

为什么UPF会诱发肺癌?研究人员认为可能原因有几个:一是这些食品营养质量比较低,长期摄入会导致体内炎症水平升高,免疫力下降;二是加工食品会饱腹感低,可能增加能量摄入;三是这类食物含有的食品添加剂,可能具有潜在致癌性;四是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丙烯酰胺)和包装材料渗出的化学物质(如塑化剂),也可能促进肿瘤发生。

虽然研究结果很有警示意义,但它是观察性研究,不能直接证明“超加工食品导致肺癌”,只能说明两者密切相关。此外,研究对象主要是欧美人群,对我国居民的适用性还需要更多本土数据支持。

 

防肺癌,管好一日三餐很重要

虽然超加工食品与肺癌风险相关,但并不意味着偶尔吃一次就会得癌。关键在于长期、大量的摄入。

肺癌是我国第一大癌,对抗这类疾病,防大于治。

预防肺癌,我们应该:

1.戒烟、远离二手烟:吸烟仍是肺癌第一大元凶;

2.少吃超加工食品:如甜饮料、薯片、速食面、火腿肠、饼干、冰淇淋等;

3.多吃天然、未加工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坚果等食物;

4.注意烹饪方式:少煎炸、多蒸煮;

5.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年龄在50-80岁之间,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人群需要每隔一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 CT,如果连续2年筛查阴性,可以停止筛查2年,阳性的人群需每年筛查。

①吸烟史:吸烟≥20包年(每天吸烟包数×吸烟年数)或被动吸烟≥20年,若已经戒烟,戒烟时间不超过5年;

②有长期职业致癌物暴露史:如长期接触氡、砷、铍、铬及其化合物,石棉,氯甲醚,二氧化硅等;

③一级、二级亲属患肺癌,同时吸烟≥15包年或者被动吸烟≥15年;

④高发地区其他重要的肺癌危险因素也可作为筛选高危人群的条件。

吸烟仍是健康的“头号敌人”,戒烟和远离二手烟,永远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但我们也要清楚,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会影响肺癌的发生和发展,尤其是超加工食品,少吃一口,也许就是你离肺癌更远的一步。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5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25, 47(9): 769-810.

2.Wang K, Zhao J, Yang D, Sun M, Zhou W, Wu Y. Association between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and lung cancer risk: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Thorax. Published online July 29, 2025.

3.CNN Health.What you eat may impact your lung cancer risk,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JUL 30, 2025.Available from:https://edition.cnn.com/2025/07/29/health/ultraprocessed-foods-lung-cancer-wellness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一般性的健康信息,其中专业治疗知识仅供专业人士参考,不得作为医疗或诊断的依据,无法替代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我们努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但本文中的信息可能不全面,也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个体的特定健康状况。读者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时,应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对于依据本文内容采取的任何行动,本文作者、出版方或任何相关第三方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身体不适或需要咨询专业医疗问题,请前往专业医疗机构或咨询专业的医疗人员。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