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女性当心,伤心过度真会“心碎”,凶险堪比心梗!该如何应对?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328
关注

在生活中,我们见过太多因情所伤的故事,却很少有人知道,那些悲痛欲绝的瞬间,竟能引发一种名为“心碎综合征”的疾病。

这不是夸张,而是实实在在的心脏危机,甚至可能夺走生命。更令人揪心的是,研究发现,男性患者的死亡风险竟是女性的两倍多。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伤心过度真的会“心碎”,50岁以上女性容易中招

心碎综合征,医学上叫“Takotsubo心肌病”,它不是说心脏真的碎裂了,而是一种以短暂性左室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

相比男性,女性更容易中招,50岁以上的女性占80%~90%。雌激素是女性的心脏“保护伞”,50岁左右,卵巢功能开始衰退,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减弱,容易患心血管疾病。

临床上,心碎综合征容易与急性心肌梗死混淆,患者也会出现胸痛、气短等表现,但与心梗不同的是,心碎综合征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正常,没有发现阻塞性病变。 

心碎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常因压力较大或极端情绪诱发(如亲人去世、家庭暴力、剧烈争吵、意外骨折、哮喘发作、大手术等),当压力剧增或情绪剧烈波动,会触发大量应激激素释放,使部分心肌暂时“瘫痪”,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男性死亡率高达11.2%,是女性两倍多

2025年6月,美国心脏协会发布一项研究,分析了2016至2020年间近20万心碎综合征住院患者(主要为18岁以上的成年人)数据,系统评估了心碎综合征患者的患病率特征和死亡率情况。

最后得出三个结论:

61岁以上人群心碎综合征发病率最高,其次为45-60岁人群。

女性年龄越大、白人、收入越高,患病率越高。

男性患者死亡率为11.2%,是女性患者(5.5%)的两倍多。 

按性别划分的心碎综合征死亡率

 

心碎综合征总发病率(2016年至2020年)

研究人员认为,男性体内应激激素水平更高是导致男性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在面对强烈的情绪或身体压力时,男性体内释放的应激激素——儿茶酚胺的水平通常高于女性。这些激素过量会“击晕”心肌细胞,导致心肌功能障碍。而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则像一层保护罩,帮助心血管系统抵御应激冲击,降低严重并发症风险。

此外,社会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心碎综合征常被认为是一种“女性病”,男性往往会忽视这种病,等到症状严重时才就医,从而导致了更高的死亡率。

尽管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和洞见,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这项研究是是依赖医院的诊断编码,而不是看病人的实验室结果,可能存在数据不准确的情况。其次,没有门诊、死于院外并发症的数据,可能影响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全面评估。

这项研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心碎综合征并非遥不可及的医学名词,而是可能潜伏在生活中的真实威胁,不管男女,都需要引起重视。 

出现心碎综合征,该如何应对?

心碎综合征病程比较短,大部分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以在几天到几周内康复,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肺水肿、心律不齐和急性心力衰竭等严重的急性并发症,需要积极的抢救治疗。

生活中情绪波动特别大时,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出现胸痛、气短的症状,要立即坐下或躺下休息以减少心脏耗氧量。当出现持续性胸痛或严重呼吸困难时,应高度警惕,切勿自行耽搁,应立即平卧休息并迅速拨打120急救,以免延误治疗。 

心脏健康与我们的情绪息息相关。无论男女,我们都要学会管理情绪压力,重视身体发出的警告。早期识别、及时就医和针对应激事件和压力的综合管理,是降低急性并发症风险、保护心肌功能、确保安全康复的关键。

珍视每一次心跳,因为每一次平稳的搏动,都是生命最珍贵的回响。守护好这颗心,才能更好地去爱,去生活,去抵御世间的风浪。 

参考文献:

1.Mayo clinic. Overview. Available from: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broken-heart-syndrome/symptoms-causes/syc-20354617

2.Movahed MR, Javanmardi E, Hashemzadeh M. High Mortality and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Admitted With 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With More Than Double Mortality in Men Without Improvement in Outcome Over the Years. J Am Heart Assoc. 2025 May 20;14(10):e037219.

3.何浩铭, 郑舒文, 朱龙洋, 等.  应激性心肌病的机制、诊断和治疗 [J]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3, 51(8) : 898-904. 

4.Kameryn Griesser.Why men with broken heart syndrome are more likely to die, according to experts.JUN 8, 2025.Available from:https://edition.cnn.com/2025/06/07/health/men-broken-heart-syndrome-wellness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一般性的健康信息,其中专业治疗知识仅供专业人士参考,不得作为医疗或诊断的依据,无法替代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我们努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但本文中的信息可能不全面,也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个体的特定健康状况。读者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时,应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对于依据本文内容采取的任何行动,本文作者、出版方或任何相关第三方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身体不适或需要咨询专业医疗问题,请前往专业医疗机构或咨询专业的医疗人员。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