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解读│从ICU到出院的营养全周期管理: 2025《中国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营养评估和管理专家共识》精华速递

指南解读官方号
阅读量:277
关注

一、背景与意义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营养不良患病率高达33.5%~90.0%。营养不良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并发症、死亡率升高等不良临床结局,而早期营养干预可改善患者短期和长期预后。然而,国内此前缺乏针对该人群的规范化营养评估与管理指南,因此,中国营养学会联合多学科专家制定本共识,旨在提高中国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营养规范化评估和管理水平。本文就中国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营养评估和管理建议进行解读。

二、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如能在早期识别出营养不良或存在营养风险,可显著改善其预后,降低不良临床事件的发生率。

在现有筛查工具中,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NRS2002)是目前唯一有循证医学基础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评分≥3即提示存在营养风险。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改良版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mNUTRIC),其评分体系不包含白细胞介素-6(IL-6),mNUTRIC评分(不含白细胞介素-6(IL-6)的危重患者营养风险(NUTRIC)评分量表)是目前ICU住院患者中应用最广泛的营养筛查手段。

推荐意见 1: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入院后48h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推荐意见 2:建议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NRS2002)、微型营养评定精简法(MNA-SF)进行营养筛查;入住ICU患者推荐应用改良危重患者营养风险(mNUTRIC)评分量表进行营养筛查。 

三、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营养评定

2023年发布的《中国成人ICU患者营养评估与监测临床实践指南》建议使用主观整体评估量表(SGA)作为危重症患者营养评定的量表工具。各项研究证实了SGA对ICU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

在心血管危重患者急性炎症期,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的降低是炎症反应的结果,与患者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可作为营养风险筛查的参考指标,但不能反映患者当前的营养状况。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体内炎症反应、机械通气、活动减少、代谢紊乱等原因,导致蛋白质分解增多、合成减少,从而导致瘦体组织和骨骼肌的含量下降。

推荐意见 3:建议使用SGA作为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营养评定工具。

推荐意见 4: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不建议用于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急性早期的营养评定,但可作为营养风险筛查的参考指标。

推荐意见 5:瘦体组织或骨骼肌含量可作为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营养评定的参考指标。

四、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营养支持

4.1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营养素需求量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营养供给时机、方式、热量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供给量的合理选择是决定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存在营养不良的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及早进行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是危重患者的重要营养治疗方式,可维持肠道屏障的稳定性,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蛋白质供应可维持机体功能、减轻ICU获得性衰弱和促进患者康复,然而蛋白质摄入量对于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尚不明确。对于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推荐通过氮平衡测定指导蛋白质供给。

重症患者常发生脂质代谢异常。因此,需密切监测甘油三酯和肝功能以指导调整脂肪乳剂的应用。

重症患者多存在营养不良,且因为疾病等造成微量营养素利用率增加,体液流失,以及持续的肾脏替代治疗等会造成微量营养素储备进一步减少。建议在肠外营养支持营养液中常规添加适量的微营养素。但尚未见证实给予药理剂量的任何微量营养素是有益的。

欧美以及中国的心力衰竭相关指南均建议症状性心力衰竭患者应限制液体摄入量。限制液体后,在高温/高湿和(或)恶心/呕吐期间应适当增加液体摄入以避免脱水。

推荐意见 6:针对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及时进行营养干预,以确保摄入足够的能量及营养素。

推荐意见 7:对于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排除禁忌,入住ICU48h内,开启低剂量的肠内营养支持 [6~12kcal/(kg·d)],在1周内逐渐达到能量目标 [25kcal/(kg·d)]。如果肠内营养不足,建议在第4~7天开启肠外营养支持。推荐通过间接能量代谢测定指导非蛋白热量供给。

推荐意见 8:对于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推荐通过氮平衡测定指导蛋白质供给。当不能实施上述监测时,建议目标蛋白量为 0.8~1.5 g/(kg·d);正常营养或营养不良的高脂血症患者,目标蛋白量建议为1.1~1.4 g/(kg·d);伴有病危或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在ICU早期应避免供给高剂量蛋白质[≥2.2 g/(kg·d]。

推荐意见 9: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建议常规使用脂肪乳剂作为肠外营养支持营养液成分,剂量不应超过1.5 g/(kg·d),根据肝功能及血甘油三酯水平动态调整。

推荐意见 10:对于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建议在肠外营养支持营养液中常规添加适量的微营养素。不建议将血微量营养素浓度测定作为指导治疗的方式。

推荐意见 11:对于重症心血管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建议关注液体出入量。对于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建议限制液体摄入量为1.5~2.0L/d,或保持24h液体出量多于入量500~1500ml。在高温/高湿和(或)恶心/呕吐期间应适当增加液体摄入,以避免脱水。

如需获取全文,请识别文末二维码添加医助后回复关键词 “全文” 免费领取。

参考文献: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营养评估和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循环杂志. April,2025,Vol. 40 No.4(Serial No.322).

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本文内容是基于现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旨在为医生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教育目的。在实施任何医疗程序、治疗方案或健康计划时,医生应依赖自己的专业判断,并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