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儿童支原体肺炎来势汹汹,该如何用药?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435
关注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尤其近日,“肺炎支原体感染”频上热搜,引发普遍关注。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何特点?儿童支原体肺炎如何治疗?首选药物是什么?今天为您一一解答。

01 什么是支原体?

支原体是细胞外生存的最小微生物,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大小一般在0.3-0.5um之间。它不同于细菌,也不同于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造成的危害相当大。由于支原体结构与细菌不同,因此不能用一般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直接接触传播。支原体肺炎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是传染源,潜伏期有1~3周,潜伏期内一直到症状缓解的时间段内均有传染性。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都会携带病原体。近距离接触或者吸入气溶胶,就可能“中招”。

02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指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

03 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治疗药物是什么?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治疗,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等。

阿奇霉素用法:轻症可予10mg/(kg.d),qd,口服或静点,疗程3d,必要时可延长至5d;轻症也可第一日10mg/(kg.d),qd,之后5mg/(kg.d),连用4天。重症推荐阿奇霉素静点,10mg/(kg.d),qd,连用7d左右,间隔3-4d后开始第2个疗程,总疗程依据病情而定,多为2-3个疗程,由静脉转换为口服给药的时机为患儿病情减轻、临床症状改善、体温正常时。对婴幼儿,阿奇霉素的使用尤其是静脉制剂要慎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后72h,根据体温情况等初步评价药物疗效。

克拉霉素用法:10-15mg/(kg.d),疗程一般为10d左右。

乙酰吉他霉素用法:25-50mg/(kg.d),疗程一般为10-14 d。

红霉素用法:多为30-45mg/(kg.d),疗程10-14d。

罗红霉素用法:多为5-10mg/(kg.d),疗程10-14 d。

04 阿奇霉素使用特点

阿奇霉素的半衰期长:其半衰期为35-48小时,组织半衰期可长达68小时,服药3天后停用,阿奇霉素依然能在体内持续作用3-4天。

阿奇霉素的组织浓度高:阿奇霉素在体内的分布特点是血药浓度较低,而组织浓度高。

阿奇霉素具有长抗生素后效应(PAE):相关数据显示阿奇霉素使用3天后停药,病原体仍旧处于被抑制状态。

05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替代治疗方案有哪些?

(1)诺酮类抗菌药物是治疗MPP的替代药物,对耐大环内酯类MPP具有确切的疗效。但是由于存在幼年动物软骨损伤和人类肌腱断裂的风险,18岁以下儿童使用属超说明书用药,需充分评估利弊,并取得家长知情同意。

(2)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是治疗MPP的替代药物,对耐药MPP具有确切疗效。

(3)推荐用法用量:

左氧氟沙星:6个月-5岁:8-10mg/(kg.次),q12h;5-16岁:8-10mg/(kg.次),qd,口服或静脉注射;青少年:500mg/d,qd,最高剂量750mg/d,疗程7-14d。

莫西沙星:10mg/(kg.次),qd,静脉注射,疗程7-14d。

多西环素:推荐剂量为2mg/(kg.次),q12h,口服或者静脉。

米诺环素:首剂4mg/(kg.次),最大量不超过200mg,间隔12h后应用维持量2mg/(kg.次),q12h,口服,每次最大量不超过100mg。一般疗程为10d。

06 18岁以下儿童可以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吗?

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存在幼年动物软骨损伤和人类肌腱断裂的风险,18岁以下儿童使用属超说明书用药,需充分评估利弊,并取得家长知情同意。

07 8岁以下患儿可以使用新型四环素类药物吗?

由于四环素类药物可能导致牙齿发黄和牙釉质发育不良,仅适用于8岁以上儿童。8岁以下儿童使用属超说明书用药,需充分评估利弊,并取得家长知情同意。米诺环素的作用相对较强,多西环素的安全性较高,在推荐剂量和疗程内,尚无持久牙齿黄染的报道。

08 上述治疗药物有哪些注意事项?

阿奇霉素:阿奇霉素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大多与胃肠系统有关,其中最常报告的有腹泻/稀便、恶心以及腹痛。一般予以护胃、抑酸、黏膜保护等对症处理即可。

喹诺酮类药物:(1)该类药物具有光毒性,使用期间减少阳光接触;(2)对18岁以下儿童的安全性证据目前尚不充分,仅在无药使用情况下可考虑,使用期间注意监测患儿肝肾功能,保证多饮水,避免结晶尿形成。

四环素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胃肠道症状,如上腹部不适和恶心。牙齿发育期间使用四环素类药物,可能导致牙齿黄染及釉质发育不全。多西环素也有光毒性,可引起药疹、日光皮炎。替加环素导致的一般不良反应为牙齿永久性变色、胆红素水平升高、胃肠道不适以及静脉炎等。

参考文献:

1.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

2.临床常用四环素类药物合理应用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

3.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儿童应用中的专家共识

撰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王颐婷、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林斯瑾

来源:广东疾控

编辑:温嘉林 程焕映

责编:陈广泰

内容来自于“广东卫生信息”公众号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