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 “偷” 走寿命!Nature子刊实锤:长期热浪暴露=每年多老11天!这三类高危人群需重点防护

在全球气候变暖与人口老龄化双重挑战叠加的当下,极端高温事件对人群健康的长期影响正成为医学领域关注的焦点。以往研究多聚焦于热浪短期暴露引发的急性健康事件,如热射病、心血管急症等,而长期暴露(≥1年)对衰老的影响却少有探讨,一直缺乏高质量证据。
2025年8月发表于Nature子刊(Nature Climate Change)的一项大规模纵向队列研究,首次系统性揭示了长期热浪暴露与生物年龄加速(BAA)的因果关联,并明确了高危人群与适应机制,为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决策提供了关键依据。

图源:参考文献1
研究设计[1]
研究来源于台湾 MJ 健康体检开放队列,纳入2008–2022年间 24922名成年人(25–80岁),共 33701 次随访记录(平均每人随访2.6次)。在热浪暴露评估方面,研究创新性地采用 “相对阈值” 与 “绝对阈值” 双重定义。
相对阈值基于当地历史温度分布,将热浪定义为:日平均气温连续 2 天(HW2D)、3 天(HW3D)或 4 天(HW4D)超过前2年温度分布的 92.5 百分位;绝对阈值则参考气象局的高温预警标准,定义为:日最高地表温度连续3天≥36°C或单日≥38°C。
同时,从累积暴露量(CumE,热浪期间温度总和)、持续时间(热浪总天数)、发生频率(热浪事件次数)、强度(热浪期间平均温度)四个维度量化热浪特征。
生物学年龄(BA)采用Klemera & Doubal方法构建,基于12项常规临床/实验室生物标志物(如白细胞、肝肾功能、血压、肺功能等);BAA定义为BA与实际年龄(CA)之差,正值表示“加速衰老”。
研究结果[1]
1. 长期热浪暴露显著加速生物衰老
· 长期累积热浪暴露(CumE)与BAA呈正相关:每个IQR(四分位距)增加的CumE,与BAA增加约 0.023–0.031 年(约 8–11 天左右的生物学年龄增加)显著相关,该关联在不同热浪定义下稳定存在。
· 热浪的持续时间比强度/频次更稳定相关:暴露持续天数每IQR增加,BAA增加约 0.022–0.027年;频次在更严格(HW4D)定义下显著;强度对短期(2年)窗口影响较弱,但在3-4年窗口变得明显。

热浪暴露与生物年龄加速(BAA)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1]
a–d,为HW2D 的累计暴露量(a)、持续时间(b)、发生频率(c)和强度(d)与BAA之间的剂量–反应曲线。
2. 人群对热浪的适应性逐渐增强,但健康风险仍不可忽视
研究发现 2008-2022 年间,热浪对BAA的加速效应呈逐年下降趋势,即热浪指标中位数水平对BAA的影响每年减少0.03年(年降幅10%),且低水平热浪暴露的效应下降速度快于高水平暴露。这一趋势与同期每百户空调数量年均增加3.47台的变化高度一致,提示人群可能通过技术(如空调使用)、行为(如减少户外暴露)或生理适应,降低热浪的衰老加速效应。
3. 三类人群是热浪致衰老加速的高危群体,需重点防护
分层分析显示,手工/外勤职业者(manual workers)、农村居民以及所在社区空调较少者的热浪–BAA 关联更强;例如HW2D-CumE在手工劳动者中每IQR增加对BAA的贡献约为0.090年,而非手工者约为0.030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这提示热相关的“催老”效应与职业暴露、社会经济与基础设施密切相关,应成为临床筛查与健康干预优先考虑的目标人群。

热浪暴露与生物学年龄加速(BAA)的分层关联[1]
a–d,为HW2D 的累积暴露(a)、持续时间(b)、发生频次(c)及强度(d)与BAA的关联,并按参与者基线特征进行分层,包括职业、居住地区以及平均空调数量。
机制探讨:热浪加速衰老的3大生理通路[1]
研究与既有文献指出三条较明确的分子/细胞通路,以下机制共同解释了为何热浪的累积(尤其是长持续、反复暴露)会产生不可完全可逆的“催老”效应:
一是端粒缩短:环境应激(包括高温)可扰动端粒稳态,加速端粒缩短,与细胞衰老和疾病风险上升相关;
二是氧化应激与 DNA 损伤/表观遗传改变:高温提高活性氧(ROS)并诱导氧化性DNA损伤与异常甲基化,推进细胞衰老路径;
三是线粒体功能障碍:热应激可激活动力蛋白相关蛋白1(Drp1)导致线粒体过度裂变、功能失调与细胞衰老信号上调。
现有研究揭秘体温与寿命关联:更低的稳态体温是否意味着更慢的衰老?
当前医学研究显示,环境温度与衰老(尤其是生物学年龄)及整体健康密切相关。首先,体温本身作为生理参数,与寿命和健康结局存在显著联系。长期随访数据显示,非肥胖老年人中,较低的静息体温与更长寿命相关,提示较低的终生稳态体温可能反映更慢的生物学衰老进程[2]。但体温升高是否直接导致衰老加速,或仅为疾病和代谢状态的标志,尚需进一步机制研究。
另外,温度与衰老及健康的关系已被多项高水平医学研究系统性阐明。首先,高温环境与衰老相关疾病风险显著增加。一项美国全国代表性队列研究显示[3],长期暴露于极端高温环境会加速表观遗传年龄可达2.48年,提示热暴露不仅增加死亡率,还可能加速生物学衰老进程。
第三,环境温度的极端变化(高温或低温)对老年人健康影响尤为突出。老年人热调节能力下降,热暴露时核心体温升高更明显,热相关疾病风险更高。实验研究发现,老年人在9小时高温干燥环境下,体内热储存量比年轻人高88 kJ,核心体温升高0.3°C,且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压者升温更显著,提示慢性病合并老龄化进一步加重热相关健康风险[4]。
最后,老年人群出现体温升高并非总是单纯受环境因素驱动。研究提示,亚临床疾病、系统性炎症、潜伏感染都可能在不被察觉时推高基础体温;同时,高代谢状态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长期摄入加工食品与高热量饮食)亦会造成体温轻度上升。此外,环境中的有害暴露(空气污染、噪声、热应激等)同样可能叠加作用[2]。换言之,体温升高往往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是热浪加速衰老的潜在信号,也是提示医生在临床评估中应全面排查潜在疾病、生活习惯及环境因素的重要线索。

七类可能导致表面健康老年人体温升高与长期生存率下降之间关联的因素[2]
这项长达15年的队列研究,首次为长期热浪暴露加速人类生物衰老提供了高质量流行病学证据,明确了热浪累积暴露量的核心作用、人群适应性特征与高危群体,为临床医生理解环境与衰老的关联开辟了新视角。在全球气候变暖与人口老龄化双重挑战下,临床上建议把热暴露史纳入健康评估,优先为手工劳动者、老年群体、农村弱势群体与空调资源不足的社区提供预防与适配支持,参与社区与政策层面的适应性干预。未来,随着机制研究的深入与干预措施的完善,我们有望逐步降低热浪对人群衰老的不良影响,构建更具气候韧性的健康体系。
参考文献:
1. Chen, S, et al. Long-term impacts of heatwaves on accelerated ageing. Nat. Clim. Chang. Published: 25 August 2025.
2. Chmielewski PP, et al. Resting Body Temperature and Long-Term Survival in Older Adults at a Mental Health Center: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Data. J Clin Med. 2025;14(3):713.
3. Choi EY, Ailshire JA. Ambient outdoor heat and accelerated epigenetic aging among older adults in the US. Sci Adv. 2025 Feb 28;11(9):eadr0616.
4. Meade RD, et al.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9 hours of heat exposure in young and older adults. Part I: Body temperature and hemodynamic regulation. J Appl Physiol (1985). 2023 Sep 1;135(3):673-687.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